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第二期戏剧表演工作坊顺利结束

发布者:东方电影学院发布时间:2025-04-28浏览次数:10

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第二期戏剧表演工作坊顺利结束

 

高跷艺术与戏剧碰撞公共空间绽放创意之花

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第二期戏剧表演工作坊《高跷艺术》近日结束。本次工作坊以“高跷艺术与戏剧表演的跨界融合”为核心,联合上海知名艺术团体“造梦马车剧团”,通过高跷技艺训练、公共空间即兴表演、角色创作与集体叙事等模块,探索传统民俗艺术与现代表演形式的创新结合,吸引了表演专业学生及校内艺术爱好者的热情参与。

高跷技艺赋能戏剧表达突破传统舞台边界

工作坊首日,造梦马车剧团张团长及我校2016级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优秀毕业生王写梦,带领学生进行高跷基础训练。造梦马车剧团的高跷演员们先进行了表演展示,随后通过讲解,从平衡控制、步态设计到肢体延展,逐步解锁高跷的表演潜能。与传统舞台表演不同,高跷的物理高度与不稳定性要求学生重新调整身体重心与空间感知,在动态中寻找戏剧张力。通过失衡与平衡、群体韵律等练习,学生将高跷的视觉冲击力融入角色塑造,赋予戏剧人物更具现代感的肢体语言。

公共空间即兴创作艺术与城市对话

作为本次工作坊的亮点,学生们未来可以在校内外等公共空间进行高跷戏剧即兴表演。学生们可以身着夸张造型,结合高跷动作与默剧表演,与校内广大师生或者市民游客展开互动。例如,在工作坊训练中,高跷剧团演员带领学生们,通过体验高跷的缓慢移动或快速大步移动,结合手势变化,演绎“都市时钟”意象,引发观众对时间流逝的思考。公共空间的开放性挑战了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,也强化了表演的社会参与属性。

造梦马车剧团助力探索叙事新维度

上海造梦马车剧团以其先锋戏剧理念与高跷艺术专长,为工作坊注入创意基因。在“集体叙事创作”环节,团队成员指导学生将高跷动作与肢体剧、环境戏剧结合,后期会让学生们体验《造梦大师》、《蒸汽世界》、《小丑时光机》等剧团代表作品。参与学生表示,高跷艺术不仅拓展了身体表现力,更打破了传统表演的思维定式。“站在高跷上,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用肢体传递情感,这种‘限制’反而激发了创造力。”造梦马车剧团导师评价:“学生们在公共空间的即兴表现令人惊喜,他们用高跷重新定义了戏剧与观众的连接方式。

 


师生反响:多维呈现艺术创新跨界融合激发艺术新可能

通过第二期工作坊活动的展开,学生未来有更富有创造力的戏剧表达和人物塑造能力,日后可能开展“高跷剧场”以流动表演形式穿梭于校园建筑之间,高跷艺术与戏剧表演深度融合,赋予传统民俗现代表达,展现了戏剧影视表演系“以实践促能力”的教学特色本次工作坊是深化“泛表演”教学改革的又一尝试,未来将持续引入非遗技艺、数字艺术等跨界资源,构建“技艺传承—创意转化—社会应用”的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,未来以城市为舞台,探索表演艺术的公共性与社会价值,造梦马车剧团提供行业前沿视角,助力学生突破创作边界,从创作到执行,学生主导彰显综合素养提升。本次戏剧表演工作坊的开展,呈现艺术创新跨界,融合激发艺术新可能。(高敏)